參考消息網3月25日報道 英媒稱,22位中國家長擠坐在一輛灰色的小型巴士里,沿著一條崎嶇不平的車道向科巴姆堂學校緩緩行進,這是一所位於英國肯特郡鄉間、占地70公頃的女子寄宿學校。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部分參與了中國家長們長達一周的學校考察之旅,此次活動由提供入學申請建議的教育咨詢機構Gabbitas組織。家長們白天考察學校,到了晚上則參加由哈羅德百貨公司、比斯特購物村的精品購物中心以及珠寶商愛絲普蕾等商家舉辦的零售活動。
  學校的紅磚都鐸式大樓及其八角形配樓,看起來好像出自伊尼德·布萊頓的小說。但亞洲富人為確保子女入讀英國頂級寄宿學校而發起的戰鬥,則絕沒有什麼奇幻元素——對於英國來說,這一齣口市場每年帶來的價值高達10億英鎊。
  Gabbitas的常務董事伊恩·亨特表示:“這些家長都擁有極高的資產凈值。為了子女的教育,他們連續十年每年花費3萬英鎊都不會有任何猶豫……他們一開始就普遍認為,中國教育過於按部就班、壓抑孩子天性,我們則試圖向他們展示英國教育系統運行的整體環境。”
  報道稱,來自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學生目前在英國寄宿學校外國學生中的占比約為三分之一,而且這一數字還在穩健增長。
  英國教育大臣利茲·特拉斯2月剛剛訪問上海,考察上海何以能在學生的數學、閱讀以及科學教育方面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而中國家長為了尋找好學校卻奔向了相反的方向,這或許令人有點驚訝。
  Wendy Le是一名來自廣州的企業家,她有一個14歲的兒子在克羅伊登的惠特吉夫特學校就讀。她也參加了學校考察之旅,為自己年僅三歲的女兒物色學校。她說:“中國的學校僅僅看重學習成績,特別是自然科學類科目的成績,因此學生們無法學習藝術和音樂。而且中國的學校缺乏實驗設備,孩子們沒辦法自己動手實踐操作。”
  Wendy Le表示,自己對兒子學業的年度預算是5萬英鎊,在被問到兒子不在身邊自己是否想念他時,她露出了驚訝的表情。“當然不會!”她笑道,“英國的學校有很多假期,因此他每年可以回家六次,這已經足夠了。”
  報道說,在訪問的每一所學校,都會有一個氣氛緊張的問答環節,家長們會反覆盤問老師,學校對於中國學生的人數是否設有上限。
  對於學校來說,在國際學生和英國學生之間形成合適的人數比例關係,已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學校依賴富有的外國家長支付年均高達2.76萬英鎊的寄宿學費,這筆日漸上漲的費用已經超出了不少英國中產階級的承受能力。
  Gabbitas的亨特認為,如果海外學生人數占比超過了45%,學校就將不再是純正的英式學校,在英國本地家長和外國家長眼中都將失去吸引力。
  來自成都的商人洪永世(音)表示,在英國為尋求入學機會而面對激烈競爭是值得的,就算只是為了逃避中國令人筋疲力竭的高考招生制度。他說:“所有的孩子或早或晚都必須離開家。中國的家長們認識到,為了未來打算,最好的辦法就是由他們做出犧牲,在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將他們送到學校。”
  而就在中國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入讀英國寄宿學校而努力時,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公司正在試圖吸引英國家長反其道而行之。
  威廉·範伯根出身伊頓公學,他創立了必益教育——這家咨詢公司創立的初衷是幫助中國學生入讀英國頂尖名校。必益教育現已在常州、成都等中國城市建立了自己的英式風格寄宿學校,在鄭州的學校不久之後也將落成。範伯根試圖說服手頭緊張的英國民眾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國,以低廉的價格接受二元文化教育。
  範伯根在介紹自己的三所學校時說:“我們的新學校就是要讓伊頓公學眼紅。”這些學校兼具了英國與中國的傳統特色。
  (原標題:金融時報:中國家長英國“擇校”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k23fkauz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